<
>
1 2 3
您的位置:首 页 > 工作动态 > 正 文

邂逅“白娘子”——白条锦蛇现身民勤连古城保护区

发布时间:2024-09-04 16:23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秋风送爽时节,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角城保护站工作人员在辖区开展巡护时邂逅了一条一米多长、背部有三条白色条纹的小蛇,正悠闲地趴在一棵白刺中享受着秋日暖阳,又好似在守株待兔、耐心等待猎物。当感觉有人靠近后,“三十六计、走为上”迅速溜走了。经专家鉴定,确定该蛇为白条锦蛇。

微信图片_20240904163952_副本.jpg

  白条锦蛇,俗名白带子、枕纹锦蛇、麻蛇,是有鳞目游蛇科锦蛇属爬行动物,头小,略呈椭圆形,体尾细长,全长一米左右。体背棕黄色或淡灰色,有三条白色纵纹,最有特色的就是体背的许多不规则的黑色窄横斑,颈及眼后各有一条黑色横斑,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白条锦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曾有耐饿18个月的记录,是世界上最耐饿的动物。无毒且性情相对温顺,常以鼠类、蛙类、蜥蜴及昆虫等为食,常见于三角城保护站,有益于农林业。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巴丹吉林、腾格里腹地和两大沙漠交汇地带,生态区位极端重要,是全国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爬行类动物有6科7属9种,其中包括国际贸易公约I保护动物中介蝮,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红沙蟒,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花条蛇、隐耳漠虎、荒漠沙蜥、密点麻蜥等。近年来,随着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的不断提升,为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区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和增长,区域生态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扎实成效。

  (供稿:信息管理科   三角城保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