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2 3
您的位置:首 页 > 工作动态 > 正 文

科技赋能提质效 飞播造林助修复—民勤连古城保护区高效推进三北工程飞播造林

发布时间:2025-07-28 11:17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北工程建设现场,一架架满载草种的无人机启动升空、飞向播区、精准撒播作业,随着一粒粒充满生机的灌草种子飘然落地,好似把一片片绿色播撒在了茫茫沙海。这是民勤连古城保护区管护中心抢抓雨季有利时机、利用无人机实施飞播造林的生动场景。

飞播图片.jpg

  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投入少、成本低等优势,适宜立地条件差、交通不便、造林难度大的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和绿化作业。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境内,区内风大沙多,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和造林成活率,保护区管护中心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要求,一是严把种子质量。飞播用种选择适应性强、抗旱能力突出的沙蒿和沙米,从种子采购、产地种源、检验入库、抽检复检到出库领用进行全过程监督监管,确保飞播造林用种质量好分量足。二是严控作业质量。飞播前,技术人员对飞播区域进行全面勘察,精准规划飞播航线,科学设定作业参数,并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密切关注气象条件和环境需求,确保作业人员熟悉工作流程和技术要领。飞播过程中,管护中心选派技术人员全天候驻守作业现场,全程跟班指导,严格把控播撒密度和作业质量。截至目前,已完成无人机飞播造林2万亩,占年度总任务的100%。三是加强抚育管护。按照作业设计规程,此次飞播造林作业采用“空中飞播+地面管护”相结合的方式。飞播作业结束后,保护区管护中心安排工作人员及时观测出苗情况,并严格落实封禁措施,夯实管护责任,切实做好播区禁牧和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飞播造林取得实效。

  (供稿:杨雅婷    审核:高万林)